智能、储能和新通信三大技术构筑长期成长动力 16年已经离我们远去了,在经历了从2013年到2016年这一轮完整牛熊后,我逐步体会到了大牛熊周期的一些动力机制。这种体会与我在13-15年间在前辈指导下在行业和个股分析上学到的思路是同等重要的。股市是一个多维系统,这一点在中国股市表现的特别明显。资金- 宏观周期,个股-行业景气,投资者-群体博弈态势以及国内外政商大周期共同形成了股市运行的基本动力维度。我的这些体会目前还是比较肤浅,还需要一些时间慢慢体会。总的来说,股市上升周期和下降周期的操作模式是不一样的。必须认识到在A股,因为多维因子共振导致的beta在特定时间段内往往比经济增长带来的长期alpha要大很多,这是资金管理中非常重要的考察因素。但是,个人认为仍然不能忘记长期增长动力,只有抓住时代的主线,才能与时俱进,螺旋前进。 目前,经过一年半的休整,在基本面和技术面上A股都已经到达一定程度的底部均衡。如果从调整的周期和幅度上看,当前股市的状态类似于2012年初。所不同的是,2012年是货币紧缩尾声,当时的房价在年初见底后已经开始了复苏。而目前宏观面和地产的趋势和那个时候有较大不同。从国际横向比较看,房地产特别是一二线的泡沫还是比较明显的,未来资金将更多的涌入股市。特朗普上台后,中美可能不可避免的发生贸易冲突。随着中国的经济在产业纵深上越来越走向高端,中国和美日欧的互补逐步缩小竞争逐步加大是必然的趋势,谁上台都一样,关键还是看竞争优势。中国具有产业链优势的细分行业已经越来越多,这才是A股的最大利好。所以,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是成长的长期动力,当前水平的中小创板块将是未来牛股的摇篮。目前,我主要关注三大技术及其相关个股。 第一大类是智能技术。智能技术包括软硬两个方面,硬的方面包括集成电路、传感器、功率半导体等;软的方面包括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各类感知觉算法和逻辑认知技术,及其在各个行业的应用技术。17年最期待的,一个是符合智能趋势的集成电路公司,国内这方面比较少,相对来说物联网芯片可选择标的较多,比如OLED的中颖电子,宽带载波芯片的东软载波,汽车芯片的全志科技等,相关细分行业都处于爆发或者即将爆发的节点。汇顶科技作为次新股估值较高,君正电子的收购还在进行之中,需要观察;国内领先的IC设计公司海思和展讯均没有上市。IC制造方面,根据SEMI估计,2017-2020即将投产的62座晶圆半导体工厂,其中26座位于中国,给国内IC产业链带来很高的机会,2015年国内IC行业在全球低迷背景下实现约20%的增长。港股的中芯国际值得关注,2016年8月,在高通的帮助下成功实现28nm制程,并计划2018年实现14nm制程,28-14nm制程是当前手机的主流芯片制程,SMIC将可能分享中国手机制造业庞大的芯片需求。在封测方面,世界第一大日月光加夕品年收入近400亿元,是国内第一大长电科技的10倍,是国内第二大华天的15倍,从这个角度看,国内封测公司业绩保底增长在20%,考虑到国外封测业务也在向国内转移,前景还是不错的。半导体材料方面,鼎龙股份的的CMP抛光垫实现国产化,17年有望继续保持40%的增长同时,扬杰科技的分立半导体也有望继续增长,而其看点在基于碳化硅SiC的功率半导体,它们在汽车电子和能源电力等行业将有很大的应用空间。集成电路和传感器方面的逻辑与去年是一致的,值得长期跟踪。 云计算方面,目前的云平台个头都很大,不是很好的投资选择,但是这个行业规模的确不小,亚马逊的AWS业务如果换算成人民币有800亿规模,在中国民营高科技企业里是很大的块头了。细分行业具有特定的数据和数据处理技术的公司可能有些潜力股。同时,基于智能技术的,特别是在金融、交通和医疗领域的技术驱动型公司也很不错。这是17年行业研究的一个重点。也希望在这方面有心得发现的球友多多指导和分享。 2)储能技术。储能技术可以分为专门用于储能的电池技术,以及用于动力电池的储能技术。动力电池技术诞生已经有一百年了。上个世纪初的电动车已经可以续航近300公里,速度达到180公里/小时。今天,这些指标有了较大的提升。特斯拉的Model S最高时速可以达到250公里,续航600公里,和燃油车不相上下。如果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再提高一倍,那么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将达到1000公里,**超越燃油车。今天,制约电动车的动力电池技术主要是电池的成本和充电的便捷性。如果电动车能够和燃油车加油一样方便的充电,电动车的接受程度会**普及。2016年动力电池需求约30GW, 而同期产能已经到达60GW,2017年产能继续放大到100GW, 所以动力电池生产商以及锂电设备商已经不是很好的投资标的。根据预测,17年动力电池需求将达到45GW,新能源车销量将达到70-80万辆,继续维持高速的增长。此外,中国类似小摩托车的那种助动车保有量达到2亿辆,年销量2-3千万辆,如果这些助动车采用锂电池技术,将对上游的锂材料构成持续利好。 储能技术的另一大需求,也就是储能电池,正处于爆发前夜。《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重点提出,把提升系统调峰能力作为补齐电力发展短板的重大举措,加快优质调峰电源建设,积极发展储能,变革调度运行模式。新能源并网、电动汽车、智能电网、微电网、分布式能源系统、家庭储能系统等方面都对储能有巨大需求。截至2015年底,我国累计运行储能项目(不含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和储热)118个,累计装机规模105.5MW,占全球储能项目总装机的11%,近5年复合增长率为110%。储能系统的核心单元主要由储能变流器(PCS)、电池组(BP)和电池管理系统(BMS)组成,储能监控系统负责整个系统运行状态的维护,电池组占据了整个储能系统成本的60%左右。目前运行项目中,主要以锂离子电池、铅蓄电池和液流电池为主而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锂离子电池占新增储能方案的50%。据预计,到2025年,锂离子电池将继续占据主导地位,占全球电力电池储能部署的80%。机构预计,在后续储能补贴等政策的出台下,预计到2020 年,市场规模将达1000亿元。这些数据说明,储能需求的提升正对市场形成长期利好。南都电源、杉杉股份、国轩高科、雄韬股份、猛狮科技等一众电池企业纷纷在储能领域加紧布局。比亚迪电力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张子峰曾表示,比亚迪将有更多商业化运营项目会在2017至2018年落地,储能市场已处于爆发前的临界点。特斯拉刚刚抹去公司名称中的motors, 正在大力布局储能业务。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双轮驱动,对于锂电池特别是上游材料供应商将构成长期增长支撑。由于上游材料相比下游产能释放具有一定瓶颈,门槛更高,资源更稀缺,长期来讲,天齐锂业,赣锋锂业、天赐材料、新宙邦等上游供应商更加值得投资。 3)新一代通信技术。这主要是指光通信,量子通信和5G的发展。随着互联网的加速发展,网上支付、大数据,网络视频,车联网等多方面业务的发展,激增的流量对网络传输施加了更大的压力,这就需要更大容量的光通信技术。最近,武汉的烽火科技在国内首次实现560Tb/s超大容量波分复用及空分复用的光传输系统实验,传输容量是日常用标准单模光纤传输系统最大容量的5倍,实现一根光纤上67.5亿对人(135亿人)同时通话。2016年,中国光通信设备规模为895.0亿元。目前来说,国内光纤光缆需求2017年仍将保持20%以上的增长,中国光通信设备规模将达近千亿元。由于光通信核心器件基本依赖进口,这为国内具有研发竞争力的上游的关键部件和设备商,比如光迅科技,亨通光电等提供了很大的行业空间。 5G 是第五代通信技术,其最大的变化在于其服务的对象从过去的人与人通信,增加了人与物、物与物的通信,也就是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根据 ITU 给出的计划,5G 技术有望在2020 年开始商用。5G的四大重点技术包括:大规模天线、超密集组网技术、非正交传输和高频通信。硬件上,大规模天线阵列由多个天线子阵列组成,天线的升级及数量需求、频模块(移相器、功率放大器、低噪放大器等)的需求将爆发,此外数据的增加将利好功能更加强大的综合处理模块如 FPGA等。这个过程,对于国内已经上市的关键部件和设备供应商公司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将会像2013-2015年国内智能手机供应链行业那样出现一批牛股。信维通信的天线,立讯精密在基站方面已经有很多研究报告,此外天孚通信,顺络电子等也值得观察。此外,5G网络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能承载1000亿个网络连接,这将促进物联网从概念走向现实,从而为大数据、云计算创造新的需求,孕育出规模更大的智慧医疗、智慧能源、智慧交通等各种新的产业。这方面目前我只是了解了个大概,准备今年下半年开始重点研究一下。 抛砖引玉,不足之处,请多批评指导 https://xueqiu.com/9503153203/80981890
作者:凡思特 链接:https://xueqiu.com/9503153203/80981890 来源:雪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